修真体系
人界三大文明体系之一。和另外两大体系同样,修真也是一种以真理为终极目标的修炼法,取其「修行求真」之意,故称为修真,其起源或前身已不可考。修行过程中,修炼者的寿命、体能等都会大幅提高,还能习得名为「道法」的神奇技术,但在初期都被视作可有可无的副产物。
从世界大战时期开始,道法的破坏力和多功能成为重点。这一时期,在国家的压力下,大量修真者放弃所谓真理或超脱的目标,转向仅为更强的战斗力进行修炼。这也是道法术式的威力和多样性飞速提升,各种功法和秘诀形成的时期。和平时期以来,修真基本回归了追求真理的终极目标,但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争强斗狠的恶习。
经由与魔法文明、科学文明的交流,修真体系也发生了数次革新。道法术式逐步从修炼法中独立出来,重视功能性和泛用性,成为普惠万民的技术。也出现了仅以掌握术式而非提升境界为主要目标的「道术师」。
修炼阶段
凡人
并非一个修真阶段,而是与「修真者」相对的概念,指「并非修真者的人」,和通常所称的普通人略有区别,其指代范围甚至可以包括习武者、异能者等。理论上,即使是其它体系的修炼者,如魔法师,也可视作凡人,但通常不这样定义。另外,此概念不适用于人族以外的生物,如兽类、天使族、恶魔族等。
准修真者
修真的入门,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炼,而尚未完成筑基的人。并不算是正式的修炼阶段,只是正式成为修真者前的一个过渡。事实上,很多对修真浅尝辄止的人终生都会滞留在这个阶段,过去的江湖骗子主要由这些人构成。
凡人要成为准修真者,需要达成以下三个目标:
- 「灵感」,即感知灵力的能力。灵力是一切修炼法的基础,如果无法感知灵力,修炼就无从谈起。绝大多数人先天已拥有一点模糊的灵感,只要经过引导和锻炼,使其明晰并稳定即可。少数人甚至无需锻炼就有完全的灵感。不过,也有极少数人是完全不具备灵感的,这些人无法进行修真。
- 「内视」,即观察体内的能力。人体内部没有视觉器官,想要以视觉直接看到自己的身体内部是不可能的。内视其实是灵感的进阶,即感知和把握自己体内的灵力状况。经过训练,可以达到媲美肉眼视觉的精度,甚至可以产生错觉,看到有形有色的灵力流运作。由于这一阶段的修炼者体内灵力还很微弱,这一步通常需要一个完成了筑基的正式修真者辅助。
- 「冥想」,即锻炼灵力的能力。实现内视后,就可以尝试引导灵力入体和控制灵力循环了。这一步的难度很高,是初期修炼中最大的难关。修炼者首先要在体内构建三个架空结构:「窍穴」、「经脉」、「丹田」,通过窍穴吸收外部灵力进入体内,调谐其波长以适应内部环境,使灵力沿经脉流动,最终归于丹田灵力池并稳定收纳于体内。成功引灵力入体并在全身进行一个循环,就算完成了第一次冥想,此后只需要不断重复就可以持续锻炼灵力。从准修真者阶段开始直到元婴阶段之前,冥想都是最易行而有效的锻炼方式。
准修真者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冥想修炼后,便可以修习简单的低级道法术式。这些道术大多只是发光、移动物体等不堪大用的杂技。
筑基
修真的第一个正式阶段。随着不断进行冥想锻炼,准修真者体内的灵力会持续增多增强,当其质和量都达到某个临界点的时候,就可以进行筑基。所谓筑基,如其字面所示,就是筑造进一步修真所需的基础,利用灵力对身体进行称为「洗筋伐髓」的改造优化。
完成筑基的修炼者,其身体的主要变化如下:
- 架空灵力结构的强度和性能大幅提高;
- 对修真功法亲和度大幅提高,修炼难度全面降低;
- 力量、内脏机能、五感、思维清明度等所有身体素质均显著提高;
- 免疫绝大多数一般疾病和毒素,不受蚊虫侵扰;
- 内外伤自然恢复速度提高,致命伤范围减小;
- 绝大多数既有一般病症,如龋齿、脱发、心脏病、癌症等,自然治愈且终生不再患;
- 辟谷,最多可不饮不食不眠达一月而无事;
- 辟尘,身体不会自发污垢臭秽,也不易染上外界脏污;
- 寿元期望值上升至150年左右,且不易衰老,几乎可终生维持中年人程度的外形和机能。
筑基的过程并不轻松,也并不安全。修炼者要自行操控灵力对体内的几乎所有地方进行几近粗暴的冲刷,伴随着相当的痛苦且具有极大危险性。筑基过程一旦失败,轻则卧床数月,重则终生残疾乃至当场死亡。即使没有留下后遗症,失败过一次就永远无法二次筑基。准修真者阶段,除了灵力锻炼外,通常还会辅修一些强身健体的基础武术以应对筑基。由于修真适性的提高,筑基后的修真者将能修习各种功法的更高阶段,以及更高级的术法。
金丹
修真的第二个阶段。「金丹」是一个具有复杂内部构造的球状灵力团,设计上是元婴的前置结构,即孕育元婴的「卵」。灵力的质和量达到一定程度后,修真者就可以尝试引导灵力在丹田中形成金丹结构,即结丹。结丹成功,拥有于丹田稳定自转的金丹,即进入金丹阶段。
金丹是体内灵力循环的新中枢。汇入丹田的灵力原本只是囤积在这里,现在则会在金丹的自转带动下一同旋转,逐步精炼,最后融入金丹使其成长。结丹法将金丹设计成一个完全自律的黑盒子,其成长和内部结构演化不需要修真者本人干预,只要持续供应足够的灵力,它就会自我完善直到圆满。另外,在金丹的作用下,修真者即使不进行冥想,身体也会自动进行灵力吐纳循环,效果等同于更加缓慢的冥想。
经过筑基的洗筋伐髓,修真者的肉体和灵力已经息息相关。金丹阶段,灵力质量大幅提升后,肉体方面也会随之有所进化,包括上述各项素质的进一步提高、辟谷提高至一年左右,寿元期望值上升至250年左右等。
从这一阶段开始,修真者可以凭借体内灵力驱使一些法器,即以灵力为能源的道具,也称法宝。世间使用的各种灵力驱动装置就是简易的法器,而修真者依靠高质量的灵力则可使用更精密的法器。
元婴
修真的第三个阶段。当金丹吸收了足够的灵力,结构彻底圆满,就可以进行「孵化」。修真者需要将自身「魂魄」的一部分投入金丹中与其结合,使之发生质变,成为「元婴」,即进入元婴阶段。
初成的元婴只是幼体,仍需不断供给灵力以使其完成。与金丹有所不同的是,培育元婴还需要将自己的魂魄也逐步注入其中。最终达到灵力和魂魄完全合一的状态,元婴即成元神,这一阶段的修炼也告完成。此时修真者只由肉体和元神两部分构成。
元婴阶段的修真者,除上述各项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外,寿元期望值最高可达到近500年。人类的精神并不能负荷如此漫长的生命,修真者凭借灵力补强魂魄才能维持平衡,但依然可能出现精神早于肉体老朽而导致崩溃的情况。
天人
修真的第四个阶段,一般认为与前三个阶段有质的不同。元神炼成后,修真者便需要将肉身也投入其中,达到纯然合一。凡人的自我是多重的,且时常互相冲突:肉体的自我、思想的自我、记忆的自我、灵魂的自我、社会的自我等。将这些自我全部统合,以形成明晰的单一「自我(Ego)」。明悟自我之人,即为天人。
天人其肉体即灵魂,灵力即肉体,记忆即灵力,一切都是浑然一体的。因此,从任何单方面而来的伤害,如肉体毁坏、灵力散失、记忆衰减等,对天人都是无效的,也不会面临自我性质的迷惑。其寿元期望值虽然并非无限,但上限不明。从此阶段开始,灵力层面、物理层面的修炼已经完成,不再重要。此后的修炼是纯粹精神和思想层面上的修炼,通过思考、解答,最终明悟真理以提升阶段。
仙人
修真的第五个阶段。明悟「自我」以后,修真者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透彻自我的本质。自我是可以因外部环境影响而被改变或塑造的,即使修成天人,也可能迷失或扭曲自我。只有将构成自我的所有要素,凝练成最根源的一点本质,才能把握作为个体的绝对性,达至「本我(Id)」。明悟本我之人,即为仙人。
仙人已经是生命个体所能达到的一个极致,是完全的境界。任何修炼都不可能使生物作为个体继续提升层次。其寿元期望值虽然并非无限,但上限不明。
神
修真的第六个阶段,也是最终阶段。自我和本我的明悟,让修真者将自身精炼到极致,离脱于他人和外界,成为绝对的个体。然而过强的个体界限也将成为进一步发展和变化的局限,使修真者拘于己身,更将天道拒之门外。
因而,修真修炼的最后一个阶段,便是将之前的修炼理念彻底逆反,模糊乃至消弭自身与世界的界限,与天地合,与万物共。对于通常的生命,这样只会使其微小的存在被庞大的世界存在吞没而消失。但在达到了仙人这一绝对个体境界以后,生命就可能维持个性而融入世界,天地即我,我即天地。达到这一「超我(Superego)」者,即为神。
神已经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生命,而是世界的组成部分,如同时间、质量、温度等,作为一种基本规则和概念铭刻在世界根源之上,与天同寿。除了世界本身的毁灭,并不存在彻底抹消一尊神的方法。神直接连接到一切规则、概念、历史、因果的总集合「天道(Akashia Record)」之中,其所见所知、所想所能都远超常人所能理解。此即为修真所追求的最终目标「得道」。
功法
一种成系统的修真方案和教程指南的集合体。最初这并没有特定的称呼,叫做「典籍」、「秘籍」、「法录」的都有,后来化用武术领域的近似词,称其为「功法」。
一些功法并不是从零开始的修真方案,而是针对某一个阶段、某一种目的而存在的特化功法。「剑诀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,修炼剑诀无法提升等级,但可以有效的提升战斗力,是修真者需要与人争斗时才会修炼的功法。
凝元剑诀
蜀山剑宗的基础功法,同时也是最终奥义。质朴,纯粹而强大的技能。
可以使用灵力凝聚剑气,称为凝元剑气。
可以将实体剑作为载体,在剑刃上凝聚剑气,增加其破坏力和攻击范围。
达到一定程度后,可以利用实体剑将附着的剑气发射出去,作远程攻击。
继续精进,则可以脱离实体剑的辅助,完全由剑气凝成一把能量剑。可以像实体剑一样握在手上运使,也可以像飞剑一样发射。
有足够的能力后,能量剑不止可凝出一把,在灵力量范围内可以尽可能多的生成。
大量的能量剑有诸多用法。可以悬浮在身周不断射出,可以作为浮游炮台发射剑气,可以从对象的下方地面或上方空中生成并射出,可以生成巨大的能量剑发生波动,可以形成旋涡进行防御或切削,可以远程遥控一柄进行战斗。
剑诀还具备开放的兼容性。只要结构上不冲突,习得的任何术法都可以融入剑诀,以剑气为载体使用,如治疗剑气、通讯剑气、传送剑气、爆炸剑气等。
符/符咒
「符」是一种一次性的道具。在特定的「符纸」上描画特定的图案,就可以做出一张符。一张符通常包含一个完整的术法,只要输入真元就可以使其发动,而不需要修真者本身习得这个术法。使用符会比直接使用术法更快、更便捷,但是真元消耗量更大。理论上,非常强的术法也是可以做成符的,但制作难度很高,发动所需的真元量也很夸张。
描画在符纸上的图案就是「符咒」,是决定一张符包含何种术法的根本。符咒是将使用术法时,真元在体内运作的过程记录下来,加以精简和改造形成的图案,真元输入后会按照描画顺序流动,构成术法本来的发动结构,所以能够以此放出术法。如果有一定的等级和真元量,不依靠符纸凭空描画符咒来放出术法也是做得到的,但作用不大。
法器/灵器/法宝
与符对应,非一次性的道具。通常具有各种效果,只要注入真元就可发动,也有无需真元就常时发动的类型。
虽然时常被混淆,但法器、灵器、法宝是不一样的。
法器是一种具备单一功效的「道具」,其功效诸如储存真元、储存术法、布置阵法、聚集灵力等。效力通常不很强大,但因为大多是无需注入真元就可以直接使用的类型,所以非常方便。
灵器是相对更为高级的,比起道具更像是「装备」的存在。灵器可能是单一能力,也可能同时具有多种能力,大多需要真元驱动才能使用。例如,「可以载人飞行的飞剑」就是一种交通工具类灵器,「能够吸收和反射能量冲击的镜子」就是一种防御类灵器,「用于炼丹的鼎」就是一种辅助类灵器。
法宝实际上就是灵器,不同之处在于法宝是「被炼化了的灵器」。举例来说,目前华夏帝国正在推行的「公交飞剑」是一种灵器,每个人都可以使用,没有所谓「器主」的说法——当然事实拥有者是国家。一个修真者如果炼化了一把飞剑,使其认己为主,只有自己才能驱动而无法为别人所用,这就是他的「法宝」。制作法宝需要相当的资源、精力和时间,一般只有非常适合自己、非常强力的灵器才会被做成法宝。如果有意,其实也可以把法器炼化成法宝,但作用不大。
阵法
一类特殊的术法。通过布置复数的术法/符/法器,产生能够覆盖一定区域的场,在场的范围内发挥效力,这就是阵法。和「魔法阵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,但非常类似「结界」。阵法通常都具有多种功能,一旦布置好,只需供给真元就可以持续的自律运作,较高级的阵法还可以由操作者自由控制运作。阵法有大有小,小可只如砂石,大则可覆盖一条山脉。阵法的复杂度、布置难度、功能数量和强度三者是正相关的,所以越复杂,越难布置的阵法一般都会越强。
九州帝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阵法是蓬莱仙宗的护宗大阵,杀伤力最强的阵法是蜀山剑宗的护宗大阵。
流派
指修真者的修行风格与方向。现代修真功法愈发复杂,已经很少有修真者只符合单一流派特征,多是二、三流派复合。
清修
也叫道修。秉承修真本意,不以争斗为念,一心向道的流派。大多在远离人迹的地方隐修,平时是很难见到的。这一流派的修真者战斗能力相对低下,但等级提升最快。
法修
最传统,最常见的修真流派,以至于通常不使用流派名称呼而直接称作修真者。这一流派的修真者发展最为均衡,术法、灵器、炼丹、符咒等都有涉猎,但不精研某项,等级提升速度也比较正常。绝大多数的修真者都属此类。
武修
将修真与武术相结合的流派。武术家出身的修真者大多属于此流派,会将武术的招式、功法、诀窍运用在修真上,修炼方式别具一格,战斗能力很强。由于首先需要相当的武术功底,用于修真的时间会相应的减少,所以修炼效率不高,且习武的难度并不比修真低,除了原为武术家的人,很难想象有初学者会选择武修流派。
器修
忽视自身的提升,主要倚靠外力的流派。这个流派的修真者多属于「制作者」,在制作法器/灵器/符咒/丹药等方面具有高超的技艺,根据其侧重又可细分出「符修」和「丹修」。
以法器/灵器为主的器修,通常拥有大量各式各样的法器/灵器,具备精湛的制作技艺,自身法宝的数量也不会少,只要有运使这些器具的能力和相应的准备时间,其甚至可以超越比其高一等级的修真者。
符修会制作、收集、囤积大量的符,即使自身没有修习什么术法,凭借符的功效,也可媲美或超越更高等级的修真者。但符作为消耗性道具的本质,使其能力无法持久。
丹修与符修非常相似,拥有极高的炼丹技艺,拥有大量的各式丹药。但是,不同于符可以放出术法,丹药的功效是作用于自身的。依靠丹药,可以做到短时间的真元强度/身体性能提升、恢复大小伤势、暂时拥有某些奇特能力等。相比符修和普通器修,丹修的优势在于可以炼制对修炼有益的丹药,使自身等级稳定的缓慢提高。
无论是何种器修,虽然在某些方面可以短时间、有条件的压制普通修真者,但各种缺憾也非常明显,并不是一条修炼正道。多数器修流派的修真者,都是以「贩卖道具」为生的职人。
剑修
严格来说应属于器修的一种,但又有明显不同。剑修流派是主重争斗杀伐的流派,战斗力极强。一心修剑,但不同于剑客,不太重视剑术,而是以修炼「剑诀」为主。通常将一把剑类的灵器作为自己的唯一法宝,掌握着独门术法「剑气」。剑修通常很难达到高等级,也不以得道、长生为目的。凭借各流派第一的战斗力,一个优秀的剑修可以正面挑战等级高于自己的他流派修真者。
魔修
最初的「邪」流派修真者的继承。某种意义上与清修流派最为相似,一心提升自己的等级和能力,为此「不惜采取任何手段」。魔修掌握的术法和能力大多与破坏、色欲、毒、死亡等负面因素有关,对一般修真者和凡人都有巨大的威胁,通常而言是不容于世的存在。
门派
与「功法」一样,都是从武术领域化用而来的词汇,所表达的含义也相近。门派是指一种具有身份层次和纪律的修真者组织,兼具教育机构、研究机构、暴力机构等身份。自上到下通常设有长老、执事、弟子三个阶层,其中根据门派不同又有诸多细分。门派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种修真者组织,对修真者来说,只要履行一定的义务,门派即提供功法、修炼资源、金钱、安全保障、归属感,比起无依靠的「散修」是非常好的出路。
目前九州帝国全境登记在案的修真门派共2641个。
三大门派
在所有修真门派中,规模、实力、威望处于最顶级的三个门派。拥有以「宗」作为门派名的特权。这就是:
- 蓬莱仙宗
- 昆仑天宗
- 蜀山剑宗
编制修真者
有一批不入门派也不是散修,而是作为特种官员为帝国效力的修真者。他们属于国家的「特官编制」(简称「编制」),对外正式名称是「国家修真者」。一些资质平平,无法被门派看上的散修,会选择进入编制,获得比散修更好的条件和更稳定的生活。代价是个人的自由发展被限制,需要修行指定的功法和道法,和其他修真者的私人争斗也被严禁,同时并不被允许长期外出游历或闭关,必须足量完成皇廷交派的工作。
太元阁
全称「百人长老议会·太上元虚阁」,通称「太元阁」。名义上是隶属于九州帝国皇权的机构。
成员由各门派的元婴期长老和一些声名卓著的散修构成,总人数约一百左右。管理着全国所有的修真门派、散修、其它修真组织,同时持有一切修真相关事务的最高决定权。另外,虽然并非战斗编制,但这是九州帝国实质上的最强战力集团。
若包含其下游组织在内,性质其实与贤者之塔相似。
与其它帝国行政机构一样,在各地设有办事处。